优化资产配置组合,理解中美关键部门政策语义,辅助大盘择时分析,大模型还能做什么?|对话国信证券王开下篇
对话国信证券王开下篇|DeepSeek会颠覆目前投研体系吗?
点击报名本场大师课《DeepSeek重构策略投资新范式》
以下是华尔街见闻6月26日采访王开的实录:
DeepSeek对于当前研究市场的主要价值是什么?我们的体会可以概括成几个关键词:第一个是效率,第二个是精准度,第三个是从偏主观到偏客观的演绎。
之前我去更新一些模型,可能会耗费比较长的时间和精力。而大模型在理解我的资产配置框架、思维范式和之前的研究架构后,能够快速结合最新的事件驱动或宏观数据,落地到比如股票、债券两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上。
它对于效率的改善,其实还体现在输出更偏客观性上。比如我们对五类大类资产模型,之前可能用等权做分配,而DeepSeek会结合过去资产价格的真实走势,与我们五个模型的演绎进行匹配,这很好地规避了人为的主观认知差异。
DeepSeek对于投资组合的优化效果如何?这些年大家可能会关注到,像可选消费还有科技的一些板块,又先后出现了比较好的行情,而这和之前像偏周期品这类行情相比,是不同的定价范式。
那么,之前把库存作为周期品定价的一些逻辑,到现在是否不再适用了?我们是要换成资本开支的指标、集中度的指标,还是盈利相关的指标?我们会不断对这些进行迭代,让其更符合当前国内所处经济环境的定义范式。
包括被动的框架也是,其实我们不是单纯地去做风险平价。把DeepSeek引入进来之后,我会将基于宏观深度的一些研究框架纳入其中,以此评判出现在最适合的宏观周期定位,这基本是大模型给出的最佳匹配结果。
在这个基础之上,我再对风险权重在一定范围之内进行微调,在被动投资的基础上,做一些主动的周期定位,从而充分提高收益,并且把大模型的功效发挥到最大。
AI能够帮助我们做大盘择时及行业轮动的分析吗?DeepSeek会复刻我们过去长达数十年的资产价格走势,它会去理解当时所处的宏观环境,以及估值、交易量处在什么样的位置。
我们站在宏观数据的基础上,又把市场交易情绪、估值等因子纳入进来,用它复刻出过去与现在最类似的时点。这比我们人为去计算,在精准度和效率上要高很多,这是大模型起到的非常好的功效。
结合大模型的文本挖掘能力来看,它在整个行业轮动上,比我们单纯捕捉到的一些高频数据要更加充分。因为它可以辅助整合分析师的观点、产业新闻,还能将类似负面舆情作为风险剔除的反向筛选因子,这一点也可以加大我们组合的胜率。
为什么AI能够更好地解读中美关键部门的政策语义?人工智能再进行语义分析的时候,对前后文的理解具有很强的连续性,这是人工打分很难完全实现的。
它不会单纯依据一些看起来像乐观或悲观的词汇来判断。比如在英文里,我们可能看到“better”和“best”这类词,就认为这是对上市公司或者对经济判断的非常积极的表述,但如果结合前后文的语境来看,这句话可能出现在对一些公司的问询函中,里面提到的可能是“you'd better怎么样”“you'd best to怎么样”,这其实是偏负面的归因,对于一些行业的基本面或者资产价格,也会有偏负面的指引。
大模型出来之后,我们也做了对比测试,和之前单纯的机器学习相比,它应该是更加准确、更加高效的。
特朗普“抽象”的行为逻辑也能够被AI理解吗?从4月份特朗普提到所谓的对等关税、主打美国单边化之后,他的一些过激言论都会对风险资产,比如海外的一些股市,造成比较大的冲击。当然,随着中间态势的缓和,美国的股市又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过程,这有点类似于2018年第一轮因海外不确定性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冲击波。
从这一次的表述来看,我们也会去追踪,比如在白宫官网上特朗普说了什么样的言论,以及他在个人社交网站上发表了哪些言论,这些言论会对风险资产,或者像债券、美债这类避险资产,造成什么样的冲击。
我们会结合历史回溯,先从定性的角度进行整理,再从情感语义识别的维度,让大模型对他的一些词汇、相关的态度和观点进行打分,最后形成定量的结果输出,把这些结果串成一条连续的曲线来追踪。
更多关于如何实操使用DeepSeek进行投研的内容,我会在7月12日上海的大师课中进行分享,感兴趣的朋友,可以点击下方的图片进行报名
课程提纲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